- By 小编
- 2025-07-16 15:24:22
- 行业资讯
科技突破进行时:深圳机器人地铁配送落地,字节仿生手实现0.1毫米抓取精度
1. SEW棒料智能上料系统项目签约
SEW与装备集团合作开发的棒料智能上料系统,核心技术基于高精度桁架机器人与无接触供电技术。系统采用专利设计的柔性抬升带(专利号CN222608025U),通过卷收机构动态调整抬升分段长度,实现棒料从料堆自动分拣至加工工位。料槽内的棒料由抬升带逐步绷紧抬升至预置安装座高度,再经分拣通道中的传送带逐一输送,最终由轴向进给组件精准定位至车床。该系统支持与智能立体库、RGV物流无缝协同,解决传统棒料上料效率低、占地面积大的问题,预计提升产线效率40%以上。项目已于2025年7月完成外商投资备案,进入实施阶段。
2. 高德红外中标8.79亿装备订单
国产红外龙头高德红外斩获某型号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订单,金额占2024年营收32.84%。订单涉及高性能红外传感器及集成系统,主要用于国防安全领域的目标探测与夜视装备。高德红外的核心技术在于锑化铟(InSb)和碲镉汞(HgCdTe)材料的长波红外探测器,可在-40℃至+85℃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。此次中标印证其军工级红外技术的领先性,预计推动红外技术在安防监控、医疗热成像等民用场景的渗透,并为2025年业绩提供强力支撑。
3. 小鹏汇天完成2.5亿美元B轮融资
融资将加速分体式飞行汽车“陆地航母”研发与量产。其全球首座飞行汽车工厂采用柔性生产线,支持陆空两用载具的规模制造,目前已完成主体封顶并进入设备调试阶段,计划2024年第四季度竣工。该车型陆行模块续航1200公里,飞行模块搭载8轴旋翼系统,可实现垂直起降与低空巡航。工厂投产后年产能达1万辆,首款产品将于2026年交付,标志着低空出行商业化进入关键阶段。
4. 汉阳科技获超亿元B+轮融资
庭院服务机器人研发商汉阳科技专注欧美独栋别墅市场,其旗舰产品Yarbo支持积雪清理、草坪修剪及安防巡逻等多功能集成。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领投,资金将用于强化AI感知能力:通过多模态传感器融合(激光雷达+双目视觉)实现庭院复杂地形的实时建模,并搭载高扭矩电机驱动系统,可攀爬30°斜坡。产品单价约3000美元,已通过UL认证,填补了户外服务机器人的市场空白。
5. 全球首例机器人自主地铁配送在深圳落地
深铁与万科联合开发的AI配送机器人,利用地铁夜间空闲时段运输货物。机器人搭载多传感器融合导航系统(视觉SLAM+UWB定位),通过调度算法实时规划路径,单次载重达50公斤,配送范围覆盖2号线湾厦站周边5公里商圈。首期试点聚焦生鲜与零售商品配送,降低城市物流拥堵的同时减少碳排放23%。未来计划扩展至医疗急救物资运输,解决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痛点。
6. 字节跳动发布五指灵巧手ByteDexter
Seed团队推出的仿人机械手拥有20个自由度(15个全驱动+5个欠驱动关节),指尖集成压阻式触觉传感器,支持0.1毫米精度抓取。核心突破在于:
高功率密度微型电机:单电机扭矩密度达30N·m/kg,为同类产品3倍;
自适应抓握算法:基于强化学习动态调整握力,可稳定抓取鸡蛋至扳手等异构物体;
远程操控系统:操作员通过力反馈手套控制机械手完成拧瓶盖、插拔接口等精细任务。首批产品将用于核电站设备维护与地震救援场景。
7. 格力公布“空调机器人”专利
专利“空调机器人控制方法”通过多模态感知系统(UWB定位+热成像)动态跟踪用户位置,结合路径规划算法实现主动送风。机器人内置温湿度、PM2.5及VOC传感器,依据环境数据自动调节送风模式(如制冷/除湿/新风),能耗比传统空调降低15%。格力正探索家电与移动机器人融合的新场景,预计2026年推出首款商用产品。
8. 霍尼韦尔升级凤凰城机场消防系统
霍尼韦尔获订单将凤凰城天港国际机场的火灾报警系统升级至最新UL 268安全标准,改造内容包括:
智能烟感探测器:采用激光散射技术,误报率降低90%;
自动化应急模块:联动排烟系统与疏散广播,缩短响应时间40%;
数字孪生平台:实时模拟火势蔓延路径。项目完成后可满足机场年客流量5000万次的安防需求,凸显智慧消防在大型基建中的千亿级市场潜力。
9. 通用与LG升级工厂生产磷酸铁锂电池
Ultium Cells改造田纳西州工厂,量产无钴镍的磷酸铁锂(LFP)电池。新电池采用CTP(Cell to Pack)技术,能量密度提升至180Wh/kg,成本降低30%,适配雪佛兰Equinox EV等经济车型。生产线引入AI视觉检测系统,良品率提升至99.8%。此举旨在打破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LFP技术垄断,加速北美电动车平价化进程。